近年來,阜陽循環經濟園區始終堅守“三農”初心,緊緊圍繞集體經濟發展、鄉風鄉貌、政策服務等方面,精心打造特色產業,持續強化人居環境整治,以政策落實帶動經濟增長,以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提質增效。
堅持產業化聯動,強化龍頭帶動。緊緊圍繞優質果品、大棚蔬菜、黑豬養殖等產業,推動特色優勢產業向設施化、精品化、產業化方向發展。以潁河風景帶、抱龍小鎮和臨沂商城物流商貿體系為依托,大力推廣“龍頭企業+社區+農戶”模式,新培育產值100萬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6家以上,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實現線上銷售14家以上。借助豐收節、美食文化節及傳統文化節日等重要節點,積極發展鄉村旅游,新增鄉村旅游重點村莊3個,社區集體性經濟收入達100萬元以上。
堅持制度化推進,健全工作機制。對標“三落實一鞏固”要求,緊盯防返貧監測、環境衛生等方面,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。常態化落實就業宣傳、人居環境考核、積分制兌換等制度,構建“社區指導、群眾參與”的治理格局,變被動為主動,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與獲得感。2023年以來,開展人居環境環境整治評比活動6次,發放就業、垃圾分類等宣傳單2000余份,帶動群眾清理生活垃圾800余噸,開展“美麗庭院”等評選活動30余次,改造張莊溝水系等黑臭水體及溝塘20余條。
堅持保障性服務,統籌政策落實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,全面梳理各類耕地督辦問題,分門別類進行方案研討,一體化推進問題整改。立足群眾實際,用活用好新媒體陣地,采取接地氣、人性化的形式,廣泛宣傳糧食安全、惠農補貼等相關政策,著力提升群眾“愿種糧、種好糧”意愿。堅持多手發力,持續深化技術指導,積極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10次,邀請專業人員對農民進行田間技術指導4次。